摘要: 作者认为知识分享写作的“新”在于用旧观点审视新情境,提供新观点并加以检验,同时兼顾“提问题”和“教科书”的写法,为读者提供论证结构完整的答案和扩展空间。

在尝试写作的时候总是觉得写的东西是别人讲过的,拿出来重复有拾人牙慧之嫌。然又不可能毫无根据地重新发明一些知识或观点。所以文章之“新”应当在何处?依照学术写作的标准,“新”即是前人未有讨论之事物或看待事物之观点。

新的事物随时间自然出现,讨论的议题可以源源不断。虽然还是重新拿旧的观点去审视,但是在新的情境下我们可以对比不同观点的解释程度和局限性。试着给读者一个形象,比如面对一个问题需要解释的人。这与这类型写作的目的是一致的:要求一个论证结构上的完整,以求获得一个相对可接受的答案。其间引用的“旧”观点便有了语境上的连接,使得存在本身更加合理。

当已有的观点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候,则有机会要提供更多的猜想并假以检验。这便是“新的观点”。这当然更加困难,尤其是当你不想做只提出问题而不设法解决的人时。另外教科书(或者wiki)写作,则更要求结构上的完整。此时结构的定义就极为关键,应该囊括哪些,如何组织,都需要极大的考量。

对于心尺项目中的写作,我想应该兼顾“提问题”和“教科书”的写法。“提问题”是指对于目标用户,我们要刻画出他们的关键问题(也即我们希望提供什么内容);而“教科书”模式则要求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要留出扩展空间,对一些更深入的内容适当地浅尝辄止,以起到指明方向的作用。

标签: none

仅有一条评论

  1. 说实话总觉得自己写作太晦涩难懂(或者说讲不清楚逻辑,讲不详尽内容),在这篇文章就可见一斑。写作的时候总是觉得写不出东西,准确说是不知道如何找出应该放在下一句的内容(反而对结构上更加有兴趣)。结果就是总是提出一些观点,而没有有助于理解的例子加以说明,并论证这个观点如何具现化。(现在想想一个例子又想不出来了)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