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讨论了变量在科学和社科领域的定义与测量方法。变量是可变的量,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,分别用于操纵和测量。变量的定义方式包括字典定义和操作定义,前者提供宽泛的理解,后者基于具体的测量方法。测量变量时,需要使用量具或自然方式,并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。此外,文章还提到了测量的信效度问题,强调了定义和测量规范的重要性。

本文讨论在科学-社科的语境之下。因本站同时讨论Computer Science,请注意“变量”定义的不同。

什么是变量

变量即可变之量。有些变量可被操纵,有些变量可被测量,有些两者皆可。
设计中被用于操纵的变量被称为“自变量”,设计中需要被测量的变量被称为“因”变量。
变量称为自变量或者因变量需因应需求而定。

另有,不变之量称为常量。常见如$\pi$.

变量如所有的量,需要有其单位和意义。
如$3 m$的单位是米,意义是三个米单位长度的长度。

变量的定义

在开始测量一个东西之前,我们要先明白被测的是一个怎样的量:变量在定义后拥有意义(废话)。
大体上,有两种定义变量的方式:字典定义(Dictionary Definition)和操作定义(Operational Definition)。

字典定义提供了一种宽泛的、易于理解的解释。像字典一样,通过限定词或者同、反义词对概念进行介定。
这种定义给了我们一个直接的理解方式,而不受测量方式的影响。
就像“温度”的定义可以是“物质所具有的能量”。

操作定义则完全是基于测量的。
测量包括用量具(Scale)或用其它自然的方式测量。
自然的方式:100摄氏度是水在$1 atm$下沸腾的温度,而0摄氏度是水在$1 atm$下结冰的温度。
使用量具:“高温”是使用电子温度计在$1.5 atm$下不触碰水浴锅测得60-8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。
可以看到,不论是何种测量,都需要尽量限定其测量规范,以保证测量值的准确(信效度)。
只有这样,测量才有可重复性。意即,三次测量后,$3m$真的比$2m$多$1m$.

变量的测量

量表Scale一字原义是天平、比例(尺),即度量衡等量具。
深究起来,测量的本质是比较被测物与标准之间的关系。
比如:$1kg$的物品质量是$500g$的物品质量的$2$倍。
$1kg$的定义如$1atm$下$1m^3$水的质量,并定义$1kg=1000g$。
将$0.5m^3$的水与被测物放在校准后的天平两端,若天平持平
通过这种对照关系,将被测物与标准进行了连接,获得了被测变量的值。

好了,让我们回到心理学领域:

对比的尺度

测量的信效度

References

Coolican, H., & Coolican, H. (2017). Research Methods and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(6th ed.). Psychology Press. https://doi.org/10.4324/9780203769836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